门票订购
门票预订
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购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翰园动态 / 媒体报道 /

文化建设是一场苦旅,幸有群贤守望相助

文化建设是一场苦旅,幸有群贤守望相助
时间:2025.05.20
|
文字大小: 14 16 18
|
浏览数量:10
分享:

翰园碑林中青石镌刻的不仅是千年文脉,更是一位老人以毕生心血浇灌的文化信仰。李公涛先生,这位被称作“当代文化愚公”的退休干部,用二十年光阴在黄土之上筑起“文化长城”,将书法的火种播向燎原。他的故事,是一曲个人与集体共谱的文化赞歌,是与同行者携手踏出的精神长征。

图片5

1985年的开封,在政府的号召下李公涛先生心中勾勒出万卷碑刻的蓝图。彼时,他刚退休,却毅然立下“倾尽家财,百折不挠”的誓言。没有资金,他变卖家产;缺乏人力,他亲自抡锤凿石。有人说他固执,有人劝他放弃,他却将质疑化作刻刀下的力度:“文化若是断了根,民族就失了魂。”

图片1

在那些寒暑不辍的岁月里,李公涛先生的坚守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妻子省吃俭用,孩子鼎力相助,连年幼的孙辈都在默默坚持。这个普通的家庭,用三代人的付出诠释了何为“文化血脉的延续”。

D_(1K~DRW5ST5$DFRM`PT~8

李公涛先生的孤勇,唤醒了大家文化传播的基因。当建园的消息传开,四面八方的回应如春潮涌动:耄耋老人送来积蓄;海外侨胞辗转寄来墨宝;更有无数工匠自愿加入工程,在石屑纷飞中雕琢文明。社会各界的援手化作坚实的基石让这座碑林不再是一个人的梦想。

图片2

如今的翰园碑林,已是占地百亩的文化地标,但李公涛先生精神的影响远未止步。在碑林长廊下,孩童书法描红;在社交媒体上,年轻人自发宣传,这种守护文化的信念正在不断传递。

金泳三

文化从不是独奏,而是众声合唱的交响。当一位“文化愚公”的坚守,遇上万千“同行者”的呼应,荒原也能化作精神的沃土。

留言评论

手机验证

行为验证™ 安全组件加载中

输入信息有误,请校对!

门票订购
门票预订
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购票
网站访问量
1 0 0 8 6 1
中国翰园碑林 0371-22891558
中国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龙亭北路15号
开放时间:8:00-18:00
中国翰园碑林©版本所有 | 豫ICP备09018586号-2
五星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