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订购
门票预订
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购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翰园动态 / 翰园新闻 /

中国翰园碑林:清明,梨花春雨正当时

中国翰园碑林:清明,梨花春雨正当时
时间:2021.04.01
|
文字大小: 14 16 18
|
浏览数量:193
分享:

清明:梨花春雨正当时

微信图片_20210401093649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随臣找不到一点吃的,万分焦急时,随臣介子推煮了一碗肉汤才使得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后来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成了历史上的晋文公,重赏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后介子推同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有人献计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于是又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微信图片_20210401093634

       清明节源自对祖先信仰的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我们称清明节为踏青节、行清节。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好时节。而春祭缅怀,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清明春祭,更能在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中体悟家族文化风格。

微信图片_20210401093639

       在清明文化节期间,中国翰园碑林打造了融园林古建、古服礼仪、文人雅集、摄影美学于一体,以“琴棋书画茶,佳人画中来”主题拍照体验打卡点。彰显中华古典新风尚,秀出古典韵味,同时也突出了中国传统书法的内涵。此时,身着古装,衣袂飘逸,风雅一身穿过亭台楼阁,便好似回到了千百年前。漫步在翰园湖畔,感受着和煦的春风,沐浴在春日的暖阳下赏花,不恋尘世浮华,不写红尘纷扰,不经意间就同这满园的景色相容,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国画。

留言评论

手机验证

行为验证™ 安全组件加载中

输入信息有误,请校对!

门票订购
门票预订
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购票
网站访问量
1 0 0 8 6 1
中国翰园碑林 0371-22891558
中国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龙亭北路15号
开放时间:8:00-18:00
中国翰园碑林©版本所有 | 豫ICP备09018586号-2
五星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