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订购
门票预订
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购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翰园动态 / 翰园新闻 /

铁笔翰墨,镌古刻今|翰园碑林刻碑技师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铁笔翰墨,镌古刻今|翰园碑林刻碑技师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时间:2021.07.23
|
文字大小: 14 16 18
|
浏览数量:216
分享:

       五千年的的华夏文明博大精深,记录着整个民族的发展历程。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三十六年前退休老干部李公涛为了中国书法文化和碑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让后世子孙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与1985年退休后,立誓在有生之年在开封古城建成一座与西安碑林、曲阜碑林相媲美的融书画碑刻艺术与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多功能、多层次旅游观赏价值的大型文化艺术宝库——中国翰园碑林,以此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人生旅途的最后归宿,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对伟大祖国的最后奉献。李公涛先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了许多社会的有志之士,翰园碑林的刻碑技术闫秀军就是其中的一员。

27507f96306b86b5255463cb9d86816_副本      1995年当时年仅19岁的闫秀军在报纸上看到李公涛先生的事迹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凭着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在零基础的情况下来到翰园碑林跟着李公涛先生学起了刻碑。由于他为人厚道、 吃苦耐劳、 虚心好学、 严谨细致,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可以独立完成大字书体的雕刻了。

微信图片_20210723114838_副本

        二十多年的工作中,闫秀军一直以文化愚公李公涛先生为榜样,认真工作,刻苦钻研刻碑技艺。他那长满老茧的粗糙双手握着铁錾、 冲子、 锤子, 不知唤醒了多少石头的灵性, 赋予它们艺术神韵, 现在不少刻碑师傅都用起了电动切割机、 电磨机、  雕刻机等自动化工具, 而闫秀军仍是手工雕凿, 一板一眼, 毫不懈怠。他经常说“在手工雕刻的过程中,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在书写作品时的想抒发的情感,从而能更好的体现书法作品本身精彩细节之处,还可以把飞白、枯笔更流畅的表现出来。”期间,他还多次被邀请到湖北、广东、北京、山西、安阳等地为书法爱好者进行作品雕刻,因此他也获得很多现代书法名家的青睐。

732e95e3d95f2917d65adc30c267c56

       在90年代初期投入到书法碑刻艺术热潮中的人犹如过江之鲫,但只有小部分人坚持了下来,并有所成就,闫秀军就是其中一位。他说:“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我都会沿着这条艺术之路走下去让中华文化传统精髓继续发展下去。

留言评论

手机验证

行为验证™ 安全组件加载中

输入信息有误,请校对!

门票订购
门票预订
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购票
网站访问量
1 0 0 8 6 1
中国翰园碑林 0371-22891558
中国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龙亭北路15号
开放时间:8:00-18:00
中国翰园碑林©版本所有 | 豫ICP备09018586号-2
五星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