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时候常听爷爷奶奶说,“腊八遇大寒,吃穿不用烦”的说法。在寒冷的“四九天”,喝上一碗飘香的腊八粥,别有一番滋味。
说起腊八的来源,相传元末明初,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我们依然坚守着传统节日带来的仪式感来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憧憬。腊八节最暖心的习俗,莫过于一碗腊八粥。冰心的散文《腊八粥》写道:“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这个节日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但不管怎样他都带着节日的喜庆,寄情于一碗浓粥。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一岁一团圆”腊八已来,春节将近,中国翰园碑林在此祝愿各位游客节日快乐。
手机验证